對于我而言,風味、健康來得比較實際。而心境,暫不說喝茶能夠靜心之類的話,但周末午后的陽光、茶香和心中的那份美好卻也是實實在在的。
至于情懷呢,它是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而不斷發生變化,小茶籽目前所能理解的也只有茶杯中的鄉土情懷,而“借茶修為,以茶養德”的茶修境界可能暫時無法觸及的,茶的精神在于人生的歷練和收獲,這也許就是處于一紙空白的年輕人對茶產生距離感的原因之一。
有人說,茶離開了文化,就是一片樹葉;有人說,喝茶,是在追求一種精致的慢生活;于是便有人痛斥,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我在喝茶,你在裝逼。
那是不是“文化”、“精致”就等同于“裝逼”?借用微博看到的一句話,任何你不懂的東西都叫做裝逼。
關于文化
茶文化承載的是一種極富質感的生活方式,喝茶與品茶的比例隨社會文明和文化發展的不同而不同,社會愈向前發展,飲茶人的層次愈高,品味的成分自然就越大。
人們在功利生活中,難免產生浮躁、焦慮等消極心理,心靈復歸清靜、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而茶道的“和、靜、清、儉”精神恰好與之相吻合。
關于精致
人可以選擇粗俗的生活方式,但不應該嘲笑比自己活得細致的人。年輕時,我們可以拒絕精巧、拒絕審美、拒絕學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應當學會對美和智慧心懷敬畏。
在一些茶人眼里,喝茶是一種儀式,他們追求精致生活,配什么茶具,用什么水,聽什么音樂都十分講究,這不是矯情,不是裝逼,只是想讓自己過得更開心,更舒服,他們也確實做到了。
關于裝逼
還是那句話,任何你不懂的東西都叫做裝逼。我們不能因自己不懂文化、拒絕精致而嘲諷別人裝逼,更不能不懂裝懂,這才是真正的裝逼。
有的人說話云里霧里,彰顯自己的“道骨仙風”,有的人喜歡冷嘲熱諷從中尋得快感,有的人喜歡各種炫富、各種顯擺。
但是,精致不代表奢靡,文化不代表玄乎,茶只是一片葉子,它承受不住那么重的身份、虛榮和欲望。
回到茶葉本身
喝茶,因人而異,貴的,便宜的,苦的,清甜的,濃的,淡的,適口而美,不同的時節、不同的心情、不同的飲法,也就有了不同的滋味和感悟。
風味也好,情懷也罷,只要從中獲得真正的快樂,喝茶本來喝的就是一種心情!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