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普洱,有生熟之分,生者,曬青翻炒,茶底青黃,湯色金燦,入口略有生澀,片刻甘甜回返,滿口余香,更有清涼降火之功,熟者,臥堆發涍,其底黑褐,湯如價格不菲之紅酒,入口香滑,舌如滑梯,順喉而下,更有陳香蕩氣回腸,還聚減肥養胃之效。
論其文化,源遠流長。茶馬古道之上,百匹馬兒奮力駝抗,跋山涉水,厲千辛萬苦,經悠悠萬里;苦馬幫農夫,背井離鄉,行巍峨大山,渡洶涌之江,行程百日,幾多仰天長嘯。
論其本身,采天地之正氣,集歲月之磨練,享自然之造化,得益于時光之流逝,受惠于歲月之洗禮,美名曰“緩慢之藝術。”
論其沖泡,心如止水,除世俗雜念,氣定神閑。溫其杯,洗其茶,觀葉之舒展,竊茶湯濃淡。定無茶具撞擊之聲亂耳。動作溫文爾雅,落落大方,動靜之間盡顯剛柔并濟,若一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論品其茶,端杯聞香,先感茶香撲鼻,以樟香斷其年份,傾杯入口,卷其舌,留茶湯于舌尖翻滾,若感茶氣底蘊十足,一并而吞,滿口甜香,片刻回味甘甜,清涼之致,驚呼:“好茶也!”。
普洱之吸引,源其文化,喜其沖泡之講究,癡于品茶之方法。剛柔并濟之間顯其粗而不糙,沉魚落雁之容亦顯碧玉之怯。
正所謂人如普洱,經歲月之陳化顯人生之韻味,歷崎嶇之漫路悟人生百態。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