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對于文人騷客來說,品茶與讀書是一樣的風雅。書室之內,點燃一炷香,煎起一壺茶,柔和的香味營造出一種幽靜的氛圍。室外老松凜凜、修竹沙沙、寒梅瑟瑟;戶內爐火灼灼、香煙裊裊、茶味濃濃。二者相互應和,這種境界很古典,很儒雅,也很溫情。
《爾雅》中也稱茶為苦荼。這里楊氏把讀書的辛苦比作“荼”,把讀書的受益比作“薺”,可以說是一個新奇的比喻,非源于心得不能道也。
現代人工作、生活之余,雖無古人那種濃郁的文人情結,但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書房,桌上放一杯熱茶,手上捧一本好書,飲一會兒茶,讀一陣兒書,悟一些兒理,想一點兒事,說品位談不上,但至少是很愜意的。漸漸地,讀書與飲茶聯系到了一起。
竹影窗前,落花樹下,慢慢飲啜,且耳聽泉瀑之聲,目斷飛鴻之影。靜靜地觀看茶葉在水中緩緩地舒展,不自覺地想起“春風取花去,酬我以清陰”。默默地看書,不自覺地“六神睡神去,數朝詩思清”,更能激發靈感“說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應穗歌欲成”。
沒有茶相伴,不愿翻開書頁;沒有書相隨,飲茶少了滋味。手捧書本靜坐飲茶,一種心靜如水的感覺和雋永寧靜的心境,真令人神醉情馳,尤其讀到精采處,輕輕地呷一口茶,留在口中回旋,書韻茶香交融,時間仿佛凝固在這一刻,一切哀樂悲歡、酸甜苦辣、榮辱得失都灰飛煙滅,這種習慣是好是壞自不待說,但它既然成了習慣,也就只得順其自然。
閑來茶當酒,興至書作花。飲酒和賞花堪稱人間樂事,以茶當酒,平添幾分優雅,以書當景,更覺風光無限。飲茶讀書,相佐相融,其境清靜,其味雅淡,其樂無窮…….真乃壺中乾坤大,書里歲月長。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