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一盞,點暖四壁;
茶半壺,染馨八方。
一個難得的安安靜靜的傍晚,一杯清茶在側,一邊放著音樂,一邊看書,這像是我尋了已久,等了已久的生活,如此的愜意舒適。
讀的是奧修的《靜心》,在這樣恬靜的夜晚,這樣淡定的時刻,品味著大師對人生的了悟,對眾生的指點,也就豁然開朗,所有的世事紛爭,愛恨情仇都煙消云散。
眼睛看累了,端起茶輕茗入口,芳香馥郁,清新透體。不禁放下書,仔細端詳起眼前的這杯茶來。這是一杯時下流行的花草茶,各種花草取其獨有之功效,以養生為出發點,飲用有益健康。
拿一個口小肚大、潔白如玉的薄胎瓷杯,打開一袋,倒入杯中,有少許綠茶、玫瑰花蕾、紫羅蘭、杭白菊、薰衣草、千日紅、山楂、冰糖等,倒入滾水沖泡,于是這些干了的花草歡笑著上下翻滾,漸漸的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在杯盞中飄動,舒展,襯著半透明的杯壁,更像是一副美麗的工筆畫,清艷不可方物。我癡迷于這個過程,看著干干的花草在水中蘇醒的過程,聞著花草溢出的淡淡香氣,品茗著新口味的花草茶,享受著這難得的無人時刻。
小的時候,實在無法理解大人們為什么那么喜歡喝茶,父親尤其喜歡喝濃茶,一杯水里有半杯茶葉,難得有閑暇的時候,他總是泡上一杯釅茶,靠在椅子上邊喝邊看電視,極其享受的樣子,我總覺得父親陶醉的樣子很夸張,很好笑,也曾好奇地嘗過一口,茶剛入口,濃濃的苦澀立刻在舌尖蔓延開來,不禁皺眉吐出,父親看了并不奇怪,只是說一句:你長大后也會喝茶的。
是的,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慢慢的開始喝茶了,也逐漸體會到,其實品茶是在品人生,但始終沒有學會像父親一樣喝濃茶。
最開始是喜歡喝茉莉花茶,不求別的,就是因為它的清香,香得稚嫩又張揚,就像年少時輕狂的時光,缺少了一點點含蓄和內涵;再大一些的時候就喜歡上了紅茶,通常是和好友對面倚窗而坐,點一壺紅茶,加少許糖,戴上耳機,聽著歌曲,相互慢慢訴說。或一人時展開一本書,閑閑地翻著,十足的小資情調,但,總感覺少了一些真實,多了些許做作,那就是青春的時光吧,充滿了渴望于遐想;再后來,就慢慢學會了獨立思考,歷經世事后學會了品茶,品味茶一樣的人生。
我總是久久地,久久地凝視著一杯泡開的茶,看它們在水中沉浮,若即若離,若歌若舞,舒張如落落君子、,蜷縮似山中隱士、彎曲則新月一勾、張揚則恣意不羈,那色澤也由開始的褐綠慢慢轉為草綠淺綠黃綠,杯中舒張跌宕,猶如群峰滿目蔥蘢,花開似錦,細細茗上一口,那淡淡的茶香便縈繞喉舌,久之不盡。我明白,只有這時候,我全身才散發著茶的清香--從我的靈魂里,透出來的茶香……沁人心脾,似清月疏柳,似流水落花。
音樂聲聲,若有似無,我繼續沉浸在品茶的思緒中。
品茶之余,為茶所思,為茶所想。如果做人能像茶那樣,或許才能算做完美吧。茶,不求酒的濃烈,又不敢水的平淡,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做人如果真想做到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不愿意處處強人一頭,也不愿意事事矮人半肩,心平氣和,與人為善,恐怕也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茶能解渴,也能解毒,還能提神醒腦。交友,就是要在朋友失意沮喪時送上安慰鼓勵;在朋友志得意滿時能明訓警示;在朋友不幸的時候,第一個伸出溫暖的手;在朋友幸福的時候,送上第一句祝福。茶香得恬淡,香得內斂,正因如此才香得持久。第一鋪水曰洗茶,味淡,且香氣甚微;第二鋪水后,才真正顯示茶的味道和芳香,且歷久彌香。做人、交友不也一樣么?在最初的接觸時,只給人粗粗淺淺的印象,深交之后才能完全體會其內涵,也許,這樣才叫真正的成熟,也只有成熟的人,才是完美的,但完美又何其難。這也許就是我知道現在也未像父親一樣喜歡上喝濃茶的緣故吧。
面前的茶已見底,我續上第二鋪水,我深吸一口氣,茶香花香氤氳,侵入心脾,輕品一口,味醇而微甘,略有清澀,回味香冽。聯想起,好的朋友也如一杯清茶,持久彌香。雖然相距很近,但平日里各自忙于生計,有各自的生活空間,難得有頻繁的相見共敘,但不經意間,會有一聲問候不期而至,如許的親切,好像你們每天都在見面,相視一笑,明了彼此的一切。好的朋友也許不會陪你朝朝暮暮,但他總在離你心靈很近的地方,當你受傷無助時,他一定會在你身邊陪著你,什么都不說,為你沏一杯茶,告訴你這是療傷的良藥,當你在這平淡溫暖中慢慢復原時,他已悄悄離開,不用你說聲感謝。我時常為擁有這樣的朋友而感謝上蒼,每當我經受挫折、痛苦磨難而痛不欲生的同時,還能擁有這樣一份溫暖的友情,讓我擁有一個可以隨時倚靠的憩園,讓我有這樣一杯可以療傷的清茶。
佛說,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那么一茶何嘗不是一人生呢。
頓悟。我愿做那茶,盡斂苦澀,散發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