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然轉身時,已到秋天。
回到家里,泡一壺濃濃淡淡的茶,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細細品味,那一抹秋風也兀自沉醉,醉倒在一片紅霞里。
我生在茶鄉,對茶情有獨鐘。寧海望海茶、安吉白茶、云南普洱茶、信陽毛尖、安溪鐵觀音、黃山毛峰、西湖龍井、六安瓜片、祁門紅茶,自然成了我的珍藏。
父親喜歡茶,一年四季地飲,茶幾上,偌大洋瓷缸的內壁已結上厚厚的茶垢。而我就是在這不經意間和茶結了緣。
我這人喝茶講究心境,不同的季節喜歡喝不同的茶,喜歡品不同地域的上等茶。父親經常罵我嘴刁,我明白父親的心思,也不和他爭執,因為人有自己的偏好,何況茶,有著不同的香味。
曾經與一位方士斗茶,忽然間明白人們為什么那么喜歡茶,那么喜歡在秋天飲茶的奧妙。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有飽滿的谷粒,有清幽的明月,水也是秋后的霜水。勞作之后,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倒上一杯開水,泡上一撮綠綠的茶,慢慢地品味,感受從茶壺中彌漫開來的縷縷秋味,好不愜意。
茶有“養身、敬義、禮仁、行道、雅志”的教義,秋月下,茶的那份清澈,那份綠意,那份純凈,有禪的意境,給我一份生活的滿足和坦然,一種輕松和愉悅。
家鄉人飲茶,煮的是清心和情趣,飲是好客之道。記得林語堂曾說過一句話,中國人幾乎是無地不喝茶,家里喝,茶館喝,自斟自飲,與人共飲,開會時喝,解決糾紛時喝,早餐之前喝,半夜也喝。從大師的筆意里,可以看出茶飲普及的曼妙。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讀唐朝詩人皎然在《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詩中寫出了古人在秋天古寺飲茶情景,有茶、有酒、有夢。
古人云:茶是儒學。講茶道,那份空靈緣于塵世,又脫身于紛繁。飲茶感受到的是一種清靜、清新、淡雅、閑適、悠然,親切而自然,得到了心有靈性的洗滌。品味的是生活,是感悟,其境界是讓我們在忙碌中感受到,生活原來可以是簡單的,簡單的如這葉子和水。
秋后的晚上,約三五好友,聚在茶樓,伴著音樂,品上一口清香的茶,笑談風聲,內心也擁著如茶一般的清幽。
一個人的夜里,煮上一壺秋色,細細品味,體悟很多的過往。一些人,一些事,一些夢,歲月深處的痕跡里,或遠,或近,熟悉或陌生,讓人在生活中懂得生命的真諦,擁有一份寧靜心情。
人生如茶。身居萬丈紅塵,起起伏伏,漂泊不定,有濃有淡。品的是歲月,喝的是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