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其種茶、制茶、飲茶的歷史十分悠久。茶作為飲料始于秦漢之際,大概到了中唐以后,文人的參入直接使飲茶和人們的精神活動聯(lián)系起來,飲茶漸漸被“雅化”。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這樣,飲茶活動就已經把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囊括其中。三千年來,茶以其俊朗的外形和清澈的文化內涵漸漸地融入了中華文明史。
古人飲茶多選擇在環(huán)境幽靜、風景秀美的亭臺、樓榭、郊野、荷池、松林、柳堤間,自然引起文人的雅興和感情的升華,于是,茶詩、茶歌、茶舞、茶賦、茶畫就應運而生。中唐以后,茶神已打破了酒魔獨霸詩壇的局面,許多詩人、畫家借茶的品性來表明自己的情操。千百年來,文人以茶入文、入詩、入歌、入畫、入舞,留下諸多佳詞麗句、倩影名畫。
如此同時,在民間流行的茶歌更像是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在盛產茶葉的廣大山區(qū)經久綻放著靚麗的色彩。作為“中國十大宜居城市”的信陽,不僅盛產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陽毛尖”,而且,還盛產風趣幽默、婉轉動人的“信陽茶歌”。特別是在春天谷雨前后,盛產茶葉的信陽大地,漫山遍野都是綠油油的茶樹、茶園。在茶鄉(xiāng),春天是茶人的季節(jié),而那點綴在茶林之間的采茶姑娘,更是茶鄉(xiāng)的精靈。三月是她們的舞臺,她們手提茶籃、口唱茶歌,和春天一起把整個茶鄉(xiāng)裝扮得異彩紛呈、夢想翻飛。茶歌是這個季節(jié)最朗朗上口的旋律。
信陽茶歌是信陽民歌的一部分。千百年來,姑娘和小伙子們在茶山一邊采茶一邊唱著歌謠,這些勞動人民的口頭創(chuàng)作真實地反映了茶農的思想情感和生活變遷。于是,民間的茶歌、茶舞等茶文化活動應運而生了。
(責任編輯:八分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