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就是看,就是察顏觀色。用之于鑒玉,說的是觀察古玉的器形、氣勢、意韻、工藝技法,如明代中期圓雕青玉獅,明代的玉匠以醒獅搖頭、云尾叱風、四足渾圓雄健的造型,有別于元朝玉雕工藝獅子的蹲坐雄踞、咆哮嘯天的極具威懾感的造型。該獅精神見之于耳目,長發得體,嘴鼻造型祥和,身貫瑞氣蓄勢待發,表現了明代中期社會發展的興旺與蓬勃。
聞者,耳鼻之功用,耳聞聲音,鼻香臭。中醫聞人道病謂之自訴癥狀。聞,對于鑒定生坑古玉尤為重要,埋在地下的古玉,經過了數百年以上時光的剝蝕浸潤,上千年的地氣靜煉幻化,離地出世燦然迷目,叩聞其聲知其聚天地靈氣之質優,鼻聞玉香悉其地氣的久遠。如明代圓雕白玉羊,其大彎角向后環抱耳際,睜目閉嘴,收足腹內,短尾貼身,膘肥體壯。此玉羊叩聲叮咚,說明其開窗見地的白玉質優良。用鼻聞之,隨著平靜的呼吸吐納,一絲老土的清香直沁心扉,令人陶醉。
問,中醫門診,問病人也問自己。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綱辨癥,全在一個問字中探索。,如明代圓雕跪姿青玉人,國字臉上刀眉杏眼,獅鼻蓮角嘴,頂冠是明式圓頂幅。頭部五官琢磨精確,四肢交代清楚,但四肢卻粗獷急糙,了了幾行陰刻線,把人物的手指省略得有點簡拙,淋漓地表現了“粗大明”的玉藝風貌。 在交替問答中,心境平靜地擊疑濾真,于型、于沁、于勢、于味多問自己是否能準確把握其歷史的藝術的收藏價值定位,才能了卻自己心儀之物的收藏。
號脈,中醫診法謂之“切”。如一件圓雕的白玉瑞獸,凝重而有垂手感,上手觸摩時先涼后溫,稍事盤擦可見其滋潤得油光水靈,動人心魄。瑞獸龍晴獅鼻獨角,它扭頭向左下視回望,長尾向左上卷貼股,造型設計講究左右平衡上下對稱。
“望、聞、問、切”四診鑒玉,妙趣自在其中,驚喜的收藏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