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玉石外觀的觀察,通常依靠肉眼或10倍鏡,觀察內容主要包括:光澤、顏色、透明度、質地等四個主要方面,斷口及一些表面特征亦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獨山玉成品常表現為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半透明至不透明,大多數為微透明,極少數優質品近透明。并且透明度與不同的顏色品種之間常有一定的匹配關系,如灰綠及黃綠與白色相間的獨玉,常為不透明,褐獨玉及藍綠獨玉常為半透明。顏色觀察要注意四個方面,即顏色類型、濃度、分布、組合。只要留心不同顏色的這幾方面情況,對獨山玉的鑒別基本上心中有數。獨山玉質地主要體現在粒度的變化,大多數品種結構為細粒(變晶)結構或隱晶質結構,平均粒徑小于0.05mm,拋光良好的成品表面細膩、光滑,僅部分黑獨山玉粒度較粗,且不均勻。對部分容易引起混淆的品種要進行主要物理性質的測試工作。如半透明藍綠色獨山玉與高品質的翡翠外觀相近,但通過RI值、SG值及光譜的測試很容易將二者區分。并且此種獨玉顏色因含鉻云母所致,在查爾斯濾色鏡下變紅,另外,獨山玉綠色偏藍,常夾有暗色礦物的黑點,這些特征與相似的翡翠亦明顯有別。白獨玉易與外觀相似的石英質玉石和軟玉中的白玉相混淆,同樣地經過一些常規測試如RI值、S.G值、顯微結構觀察等不難區分它們。同時,當我們鑒定該種玉石時,應對產生上述諸方面不同性質的原因和機理有全面的了解,這樣才能客觀地把握獨山玉的性質,以達到準確鑒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