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民間收藏可謂五花八門,包羅萬象,如有電話磁卡、名人字畫、陶瓷、文房四寶、明清家具、玉器、珠寶、奇石、鼻煙壺、根雄、火花、藏書票、圖書、唱片、門票、火車模型、汽車模型、鋼筆、筷子、菜單、牙雕、請柬、像章、名人簽名、創刊號報刊、酒瓶、煙斗等,真可謂五花八門、包羅萬象。這還只是品類,若細分僅錢幣就有金屬幣、紙幣、塑料幣等。據滬上收藏家陳寶定先生統計,現民間收藏的品種已達700余件,因此,要想集全某一大類的東西,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于是,許多藏家動腦筋、想辦法,開始走專題收藏的道路。從滬上收藏看,有成就的不乏其人,如陳寶定的算盤、藍翔的筷子、馮建忠的創刊號、楊順發的世界幣等。更有的收藏家還建起了私人的專項收藏博物館,現僅上海就有數十家,如享譽全國的王安堅鐘表博物館、陳寶財家庭蝴蝶博物館、許四海茶藝館、楊順發世界鑄幣收藏館、劉達臨性文化博物館等,讓人驚嘆不已。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認識到專題收藏是必由之路,如果什么都收藏,既沒有特點,又很難顯出成就。不過,專題收藏中,藏家還需注重精品、珍品的收藏,因為,沒有精品珍品的專題收藏,會顯得不夠檔次和品位,有了精品或珍品,專題收藏會更豐滿和光彩。民國時期張伯駒和張大千,他們都是以玩古字畫為主的,在他們的藏品中,不乏國寶級的珍品,如張伯駒收藏的中國現存最古的繪畫和法書——隋展子虔的《游春圖》、晉陸機的《平復帖》以及李白的《上陽臺帖》、杜牧的《張好好詩卷》、范仲淹的《道服贊》、黃庭堅的《諸上座帖》、趙子昂的《章草千字文》等國寶,除此之外,張還收藏宋徽宗趙信的《雪江歸棹圖》、元趙雍《五家合繪》、宋楊婕好《百花圖卷》、趙伯駒的《白云仙圖卷》、宋拓《九成宮泉銘冊》、馬和之《節南山之行》等名作。這些字畫的收藏傾注了張伯駒一生心血,其中購買展子度的《游春圖》是他賣掉北京最好的房產(原為李連英舊宅)換來的。1956年張伯駒將上述字畫捐獻給國家,這些珍品已成為故宮博物院鎮庫之玉。同樣,張大千憑借著自己眼光和雄厚的財力收購了五代顧閡中的《韓熙夜宴圖》、董源的《瀟湘圖》、《江堤晚景》、《溪岸圖》等,正是由于這些中國美術史上的經典杰作,使得他們在藏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從上可以看出,藝術精品往往會促使買家傾囊而出,其原因是藝術精品是獨一無二、不可再生,藏家擁有它,往往能體現自己的品位。從投資角度看,未來藝術市場只要有行情,精品漲10倍,一般作品只能漲1倍或1倍都不到。兩者的差距有著天壤之別。因此,藏家的藏品往往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民國時期,一流書畫鑒藏家溥儒曾說,自己擁有唐韓千的《照夜白圖》和晉陸機的《平復帖》抵得上當時張大千所有的藏品,顯然,他的兩件珍寶有著以一檔百的價值。今天,“家有錢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藏家所接受.未來投資和收藏藝術精品,將是各路藏家的永恒的追求。所以,民間收藏既要專又要精。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