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半丁(1876—1970)浙江紹興人。因為孿生子,故戲號半丁,是我國北方著名的花鳥畫家。早年離家到上海謀生,結(jié)識上海諸多名家,如任伯年、吳昌碩,尤其是深得吳昌碩真?zhèn)鳌:笥诌w居北京,與陳師曾、王夢白、齊白石名重京華藝壇。陳半丁早年畫風(fēng)出自“海派”,以后涉獵廣泛,從徐渭、石濤筆意中得其精妙,自創(chuàng)寫意花鳥新風(fēng),獨具風(fēng)采。他的書法、篆刻也是匠心獨運,功力深厚,為后人所稱道。
陳半丁出身醫(yī)學(xué)世家。幼年他家境貧寒,六歲喪母,9歲喪父,十多歲便為人傭工。1894年,陳半丁18歲到上海謀生,得蒲作英幫助介紹與任伯年相識。不久,又結(jié)識了吳昌碩,并住在吳家寓所,跟隨吳昌碩學(xué)四書、畫及刻印。還為其整理資料。陳半丁跟隨吳昌碩十年,朝夕相處,深得吳氏真?zhèn)鳌T谶@十年中,陳半丁又與吳彀祥、吳石仙、金吉石等十多位海上名家來往,受益匪淺。他還涉獵明、清徐渭、陳道復(fù)、趙謙等人作品,造詣日漸深厚。1906年陳半丁自上海來到北京,曾有人推薦任職為官,陳半丁毅然謝絕。屬守其先人遺訓(xùn),專門從事藝術(shù),以賣畫為生。以后“清風(fēng)明月是家傳”的印文正是當時的寫照。陳半丁到北京時,已行而立之年,開始幾年,賣畫比較吃力,1910年,陳半丁邀吳昌碩來京,吳昌碩在京數(shù)月,親自為他撰書畫,篆刻潤例,并介紹京城名人吳觀岱、賀履之、陳師曾與他相識,局面逐漸好轉(zhuǎn)。1916年,應(yīng)他的遠親蔡元培之邀參加“中國畫學(xué)研究會”。1922年陳半丁的十幅作品由陳師曾攜帶到日本與吳昌碩、凌直元、王夢白等人作品同時展出,六幅作品被人購去。1928年杭州國立藝專成立,他應(yīng)鄭錦耿之邀,任藝專教授。1938年,北平淪陷后,陳半丁不為日偽政府作事,堅持以賣畫刻印為生,刻“強其骨”、“不使孽錢”兩方印章為座右銘。解放后,陳半丁歷任中國畫院(后改為北京畫院)副院長;中國畫研究會會長,中國美協(xié)理事;中國民族美術(shù)研究所研究員;中央文史館館員;全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第二屆中國文聯(lián)委員,全國第二、三、四屆政協(xié)委員。1956年在北京舉辦個人作品展。“文革”中,陳半丁被迫害致死,享年九十三歲。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1980年2月5日在北京舉辦了骨灰安放儀式。 陳半丁一生擅作花卉、山水、人物、翎毛及書法、篆刻。他的花鳥畫起初是承襲“海派”繪畫傳統(tǒng),師承吳昌碩。后又涉及徐渭、石濤其筆墨得其二人潤澤,容文人之大雅。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強烈、艷麗,師古人而不模仿。他學(xué)吳昌碩,卻以自己行書之長入畫,用筆令動清秀,以自家面目出現(xiàn)。在陳半丁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大量的采用寫意和雙鉤相結(jié)合的手法,巧拙互補,線面相參,畫面對比、變化增強,瀟灑地表達了自身的清雋之氣。 陳半丁的山水畫高雅清逸,超塵脫俗。他學(xué)石濤而不拘泥于具體形跡,只留心意,故而能得石濤藝術(shù)精神。四、五十年代陳半丁的山水畫用筆深沉,墨色潤華,以淡赭,花青為主調(diào),清明潔凈,凝重中透出仙逸之氣,卓然自成一家。陳半丁晚年的作品,融匯貫通諸家諸法之長,以己意寄情于山水,達到了從心所欲的自由境界。陳半丁晚年境況不佳,作品中常常看出清空、放逸、歸隱之寄寓。 陳半丁四體畢工,行書尤富米芾之風(fēng)韻。然而其書法流傳較少,所能見到的以繪畫題跋為多。他的行書初學(xué)吳昌碩,三十年代后逐漸接近“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用筆流暢、多變,由碑返帖,帖書中文雅、秀逸、靈動的氣息,更貼近陳半丁的氣質(zhì)和秉性。他晚年的書法摻入了米芾的筆意,所書所以側(cè)鋒出之,用筆流暢,形態(tài)多變,瀟灑而浪漫。 陳半丁的篆刻高于他的書法,陳半丁十分自信,他曾有印一方:“印不讓人”,可見此人對自己的篆刻多么自負。他1894年在上海從吳昌碩學(xué)習(xí)篆刻,頗得吳氏真?zhèn)鳌6⑷甏斪駧焸鳎扳g刀硬入”,“沖切兼施”,“巧拙互用”,功力十分深厚。以后他上溯趙之謙,吳讓之,進而探源泰、漢及戰(zhàn)國古印,積其所長,注重章法的大疏大密和篆刻的古樸自然。所作印章,結(jié)字布局,線條勁挺,氣息高古,構(gòu)思奇巧,極有中國畫的布白之妙。 陳半丁于山水、花卉、人物、走獸均能,尤以寫意花鳥造詣最高。陳半丁作品在港臺出售較多,最早在80年代初期售價僅幾百元港元。1986年出售的一幅《百壽圖》軸達到6500港元。1989年和1990年行情大幅度攀生。3月出售的一幅《仿石濤山水》高達4.5萬港元,一幅記面《溪林雅聚圖》也達到3.74萬港元。1993年10月香港拍賣行推出《臨石濤黃山八景圖》以15萬港元成交。1994年9月,北京翰海公司拍賣二幅作品《松下遺老圖》(133×66cm)為4.4萬元人民幣,《古林高士圖》(133×47cm)為4.18萬元人民幣。1998年北京榮寶齋拍其紙本設(shè)色《燕來紅菊圖》(100×50cm)成交價為1.65萬元人民幣。拍其紙本設(shè)色《珊瑚水仙圖》(100×50cm)也以1.65萬人民幣成交。
近些年來,由于陳半丁的作品筆墨冼練、色彩鮮麗沉著,詩書畫印比較講究,畫面清新明晰和諧,表現(xiàn)力豐富感人,深受廣大收藏家的喜愛,市場行情看好。2000年文化部文化市場發(fā)展中心藝術(shù)品質(zhì)部根據(jù)ISC2000標準評其作品價值:寫意花鳥為51000元/平方米
作品名稱 |
規(guī) 格(cm) | 成交價(萬元) | 時 間 | 拍賣行 | 質(zhì)地 形式 |
天香泛尊香山九老果實累累松下遺花松菊廷處花 卉山 水 | 99.4×33133×67.5135×34133×66134.2×67.5135×33110×47 | 3.30萬港元5.065.084.402.421.656.05 | 1993.61994.31994.111994.91995.41995.41995.5 | 上海朵云軒中國嘉德中國嘉德北京翰海北京翰海四川翰雅中國嘉德 | 紙 軸紙 軸紙 軸紙 軸紙 軸紙 軸紙 軸 |
歲朝清供古木高士圖人物、山水花 鳥松下遺老山 水人物、山水 | 33×100113×47133×67.556×21133×66101.5×49.579.5×52 | 1.803.805.061.214.003.193.30 | 1993.1219941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