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炒作就有風險,收藏熱給書畫投資市場帶來機遇的同時風險凸現(xiàn)。”單國強在談及書畫投資時說,近幾年來,一些近現(xiàn)代書畫名家的作品屢創(chuàng)高價,特別是一些來歷清楚的作品,如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版過畫冊的作品,在各大拍賣中價格彌高。如上月底,新金陵畫派開山宗師傅抱石,晚年巨作《雨花臺頌》以4200萬人民幣落槌,這一價格不但創(chuàng)造了內(nèi)地中國畫單幅作品最高賣價的新紀錄,也將傅抱石作品的市場價由55萬元/平方尺抬到了60萬元/平方尺,使傅抱石成為作品最昂貴的近現(xiàn)代畫家。但其后還會有多大的升值空間還是個未知數(shù),對書畫投資者來說,書畫投資中所蘊藏的風險不可小覷。
那投資者該如何選擇書畫投資品種和降低風險系數(shù)呢?單國強認為,一些近現(xiàn)代知名畫家的作品之所以價高,除了作品的質(zhì)高量少外,一些財團、書畫運營商的炒作也是一個因素。由于炒作,在書畫拍賣市場上也會出現(xiàn)一些離奇的現(xiàn)象,如國內(nèi)一些二三流畫家比一流畫家的作品價格還要高。因此單國強認為,一般收藏愛好者,購買書畫最好到畫廊、文物商店,因為拍賣價格往往有水分。其次收藏者要具備一定的書畫鑒賞知識,如很多剛剛?cè)腴T搞書畫收藏的人,往往會買來一些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古畫”,殊不知這其中很多是人為作舊的,有的甚至是印刷品。
他建議在做書畫收藏之前,首先要對書畫有一些必要的了解和研究,如果真假一時半會看不出,但用筆用墨的好壞要看得出,不認識草書,可經(jīng)常瀏覽一些草書字帖字典,喜歡寫意就要研究寫意的用筆用墨。就印刷品而言,它與原作的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印刷品有網(wǎng)眼、墨色缺少層次、特別是黑面里有反光。而書畫作品墨色濃淡層次分明,墨色韻味光彩十足。
另外,在收藏的類別上,單國強認為無論古代還是當代畫家的作品都要符合“作品本身的品相好”、“畫家有一定的知名度”這兩個特點,沒名頭的作品不要收藏。一些作品,如清代翰林、進士的日常奏折、公文之類,因這類人群歷史上較多,除了少數(shù)知名人物外,其他的都不值得收藏。古畫可以適當關(guān)注古代二三流的畫家,因為一流畫家價格已經(jīng)相當高,而二三流畫家因知道者相對較少,還有一定價格增長空間。但對古代小名家的作品,單國強認為,投資者不要買。此類畫價格永遠不可能大漲,特別是品相不好的,可能投資者賣畫的錢還不夠收購此畫后裱畫所需的費用。
現(xiàn)當代的畫家,有一定地位和知名度、國家或省美協(xié)會員一類的畫可以收藏。但從歷屆拍賣上看,即便是知名畫家,創(chuàng)高價的作品肯定是來歷清楚的精品,其他即便品質(zhì)、題材差不多的畫,由于沒有類似的背景題材,價格與前者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