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民收入增長,股票、房地產資金轉移,推動書畫價格持續上漲。隨著國民收入增長加快,股票市場低迷,房地產整頓,使市場的購買力迅速轉入了書畫市場,隨著購買力的加大,書畫價格隨之上揚,特別是北京、上海、廣東、江浙等經濟發達地區,書畫價格顯著高于經濟欠發達的山西、安徽等地。江浙地區還形成了書畫購買團。國民收入增長和資本金的轉移,對書畫市場走高是一處直接作用。
2.珍稀書畫和名人精品促使書畫價格上場。2005年書畫市場拍出了李公麟《西園雅集圖》、任伯年《華祝三多圖》、黃胄《豐收圖》、謝稚柳《青綠山水八屏》約20件價格超萬元的書畫,其中這四件作品分別達到2750萬元、2860萬元、1590萬元、1760萬元,創造了書畫市場的新一輪“天價”。由于這些“天價”的影響,引發了凡是這些名家的作品普遍漲價。黃胄的作品兩年前幾萬元還能買到,現在根本就不可能。同時凡和這些名家有聯系的老師、弟子的作品也搭車走高,從而拉動了書畫市場整體的價格上場。
3.宣傳媒體推波助瀾,推動書畫價格上場。為了制造新聞熱點、新聞媒體聞風而動,不能客觀評估書畫作品的價值和價格。為價格上揚搖旗吶喊。宣傳媒體在介紹書畫家時,千篇一律拔高宣傳,幾乎都是一位完美無缺的藝術家。沒有哪一家電視臺或報紙能說出某位書畫家還有那些不足。像央視鑒定欄目推出的田黃石鑒賞估價節目,薦寶人和估價人同為一人,受到了觀眾的質疑和批評,也使觀眾懷疑節目主辦人的動機??陀^上起到了哄抬物價的效果。
4.藝術中介組織違規操作,有意識抬高書畫價格。一些拍賣公司、畫廊、博物館、經紀人為利益驅使,不斷制造虛假拍賣,虛假“天價”,虛假繁榮,出現了拍賣公司雇托,委托人雇托,畫家雇托的怪現狀,拍賣公司和委托人聯合蒙騙購買者,個別畫家聯合他人,蒙騙購買者。如沈陽出現的天價“第一”拍鬧劇,委托人和購買人同為一人,遭到世人的批評。
5.國內藝術市場和國際藝術市場不斷接軌,拉動國內書畫價格上場。由于國外藝術市場啟動較早,書畫價格也比國內價格高的多,國際上比較優秀的作品都在幾千元美元。如梵高的《加謝醫生的肖像》1990年就已達到了8250萬美元,此價格和國內的書畫價格相比差價數10倍。隨著現代藝術品交流的不斷增多,國際上藝術市場的價格不斷地影響著國內書畫的價格,國內書畫市場的價格不斷受到國際藝術市場的拉動。
書畫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受市場各種因素影響較大,要使書畫價格真正體現書畫本身價值,還有待于藝術市場各種因素的不斷磨合,隨著人們文化品位和修養的提高,書畫價格便會不斷趨于科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