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紅酸枝的紋理之美是一種來自于視覺上的動態美,那么紅酸枝的色澤之美,不妨可以說是它體現除了感官體驗的靜態美。“有的出產于泰國北部的老紅木, 顏色接近檀香紫檀,表面呈紫黑色,油性重,黑色條紋清晰(周默著《木鑒》),這些具備檀香紫檀本質特征的紅酸枝,加工制作成家具,分別經過標號180、 240、400和600的砂紙多番打磨和毛輪拋光之后,更是如“少婦的肌骨一般溫潤柔和,不經意間煥泛著綢緞般的光澤,在中式裝修中經過歲月的沉淀,它包漿之后的外觀效果,與檀香紫檀相比幾可亂真。
紅木家具的器韻與家具的結構直接關聯,而家具的結構來自于家具的尺寸,所以說家具尺寸是核心問題,從經營角度上而言,家具的結構才是牽涉到家具能不能賣的問題,而選材用料、制造工藝、雕刻手法等等則是決定著家具賣多賣少的問題。
紅酸枝植根于今天的“仙作的土壤,以它為主要取材的紅木古典家具在“仙作工藝的呵護下,正煥發出全新的藝術活力,彰顯出蓬勃的藝術魅力。紅酸枝與黃 花梨和紫檀相互之間兼容并蓄,多元化的紅木文化才能得以更加健康的發展,才能在中式裝修中能更好發在廣大家庭中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