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山有句俗話: 泥是肉,砂是骨 ,砂指的就是紫砂中的粗顆粒,主要成分是石英。
這也是紫砂名稱中, 砂 字的來源,天然的紫砂壺礦料中都含 砂 。
那既然這樣,為什么還要認為的在紫砂泥料中調砂呢?天然的不好嗎?調砂是不是現在的人為了掩飾泥料的缺點而為之呢?
壺友們肯定有過這樣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些。
調砂是種工藝
所謂調砂,其實是紫砂的一種工藝,簡而言之就是在煉泥時按照一定比例和一定目數加入另外的熟或者半熟的天然紫砂料,并且使兩者充分均勻結合。
為什么要調砂?
為了裝飾
調砂有裝飾的作用,在天然泥料中調入不同比例的砂,可以營造不同的肌理效果。
燒成后壺面感官飽滿均勻,壺表質感也強烈,在實際使用中壺體表面肌理給人以手感舒暢、細而不膩。特別是包漿之后,不一樣的美。
提高可塑性
如果泥料太細會粘手,太粗不僅成型難,還會損傷制壺工具。
調砂可以增加泥的可塑性,經調砂后的壺含砂量較高,會改變泥料的質感和肌理感,壺身砂礫隱現,手感上依然溫潤。
提高成品率
為了減少收縮率,便于成型,提高燒制成品率,可以在紫砂泥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粗砂或細砂。
調砂是今人為了掩飾泥料缺點?
作為一種紫砂工藝,調砂古已有之,比如2017年西泠印社秋季拍賣會上,許龍文的紫泥調砂四方缾式壺以724.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2018年,日本京都萬福寺舊藏、田能村直入自用,時大彬制朱泥調砂扁圓壺,以109.25萬元人民幣的價格成交。
可見在古時就有了紫砂調砂工藝,并不是今人為了掩飾泥料的缺點,故意為之。(來源:紫砂文化館;圖片來源:網絡)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