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家對石瓢多有演繹,但每人風格各異,各家的 石瓢 盡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都是以 三角美學 為基礎。
其中,尤以子冶、景舟、漢棠三款最為著名,堪稱石瓢中的三劍客,各有風采。
那么,喜愛紫砂壺的你,是否細究過這三款石瓢有何區別嗎?
先來看一下三把壺,以上這三把壺,從上到下分別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他們都是以設計者的名字命名。
關鍵詞:瘦、挺拔
氣質:書生氣質
壺身是較為明確硬朗的三角形形體,底部和腹部線條比較平滑,壺口較小,比較秀氣,亭亭玉立。
被稱為「瘦壺」,透出一股剛韌之氣,抑揚頓挫,挺拔凜然。
關鍵詞:飽滿、圓滑
氣質:敦和老者
線條比較飽滿,底部和腹部是小弧面,連成較為圓滑的圓錐體,壺口較大,降低了總體重心,產生一種橫向感覺。
關鍵詞:剛勁、力度
氣質:俠客氣質
漢棠石瓢繼承了顧景舟大師石瓢壺剛勁、挺直的等腰三角形骨架,且更加強調每個點上都有力度,猶如彎曲的鋼絲或彎弓之狀。
在此基礎上又加了幾分渾厚,添了幾分豐滿,使之有骨有肉,溫潤可愛。
如果說子冶石瓢是書生氣質,那漢棠石瓢則更像一位行走江湖的俠客。
嘴:
從上往下依次為:子冶、景舟、漢棠
子冶和景舟都是直筒暗嘴,我們稱之為 鋼管嘴 。
形象的說就像一段剪下的鋼管,挺括有力,至嘴端1厘米左右是直形,但視覺上看起來似有些喇叭形,這是視力的錯覺。
子冶石瓢的嘴細長,景舟石瓢與之相比較,顯得更粗大一些。而漢棠石瓢則是微微上翹的小彎嘴。
把:
從上往下依次為:子冶、景舟、漢棠
子冶的把形是較為明確的三角形,非常有力度且比較張揚。景舟的把三角形相對比較弱化,更加粗大一點,但也不失力度。
漢棠的把比前兩者相比,則顯得圓潤,是圓形圈把。
底:
從上往下依次為:子冶、景舟、漢棠
子冶的底比較平坦,圓形三足是暗接的,過度要和順流暢。
景舟的壺底有一定的弧度,三足形如圍棋子,稱圍棋足,清晰利落。
漢棠石瓢底部由三足支撐,穩實有力。
在紫砂壺的眾多壺式中,石瓢絕對占據著王者的地位,在紫砂行內稱作 跌不破的形 。但萬變不離其中,所以的石瓢皆是以 三角美學 為基礎。 (來源:品讀紫砂,圖來源:說茶網圖庫)
關于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網絡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